纪录片《守望长城》分别从宁夏长城的修复保护、价值延续、时代精神等方面入手,通过长城这一重要文物载体,辅以民俗、饮食等文化元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暗流涌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锦集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暗流涌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通信方式的变革,五花八门的诈骗方法层出不穷,很多就发生在校园里:利用大学生懵懂,涉世未深,易恐慌等心理特点,以及缺钱、渴望爱情或是在游戏中寻找成就感等特点,进行针对性地诈骗,甚至许多诈骗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因此,学会反诈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当代大学生以及社会人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在这部反诈骗纪录片中,一共讲解了电信诈骗、杀“猪”盘、刷单诈骗(也称杀“鱼”)、游戏内诈骗和“交易平台”诈骗这五项诈骗的手法,虽不是当下诈骗手段的全部,但是基本涵盖了诈骗犯的作案手法,以及受害者会上当受骗的物质或心理上的原因。看了这个录像以后,我觉得这种既令人恐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放松一丁点儿警惕,就会给予嫌犯多一分的机会来进行犯罪活动。
通过这五件诈骗案例的学习,我的反诈骗意识得到了提高。要知道,大学生之所以会成为诈骗的主体对象,就在于相比社会人,大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一直都是单纯的校园,对于这个世上邪恶的事情,并不会有太多亲身的体验,甚至从来就没听闻过类似的诈骗事情,从而落入诈骗犯的陷阱。如果不幸遇到诈骗事件,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
看完纪录片,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或是别的原因,需要在课外实习或是兼职赚钱,这样的特点很容易被诈骗犯抓住,掉入刷单诈骗陷阱。刷单不仅是诈骗,更是涉嫌违法的行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学生赚钱,一定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
然后,在面对“爱情”时,要理智。人们常说,爱情会使人的智商降低,诈骗犯也懂得这个道理,从而就产生了杀“猪”盘这样的诈骗事件。网络交友鱼龙混杂,对于网友应该保持警惕意识,勿投入过多的感情和信任,更不要听从网恋对象的指引,去下载和注册非正规的投资平台,对于那些和你先谈感情再诱导你去投资赌博赚大钱的,是典型的杀“猪”盘诈骗。
最后,大学生要学会克制自己,不沉迷网游,不要轻信网络游戏中的交易请求和陌生链接,适当游戏,谨防被骗。我想利用纪录片中一段打油诗来做最后的结尾:陌生电话别乱接,国家机关不要钱,遇网恋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网络游戏多陷阱,钱包千万看看紧,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非法网站不要进,金融诈骗需警惕,同学们请牢牢记!
【篇2】暗流涌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晚上看了新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每次脑海里都回荡着这一句“不要把自己的天堂建在别人的地狱之上”,那样的天堂如何值得存在……我之前总把宗教想得很神圣,怎么说呢,一种理想主义的高级形态,绝对的信任热爱与奉献,因此当我听到“几十个绝美的妻室”,“世所未有的美味佳肴”时,这到底是理想主义,还是怎样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利主义?甚至,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来世”与“极乐世界”,宗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如果都是功利主义,这种可怕的“延迟满足”倒远不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在,后者的危害也实在小得多或许利用宗教蛊惑人心,说到底只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弱点罢了……炮灰如此,甚至领导者本人,行动的出发点可能也单纯得让人心寒,一个利字罢了之前两部纪录片里就有提到,有些所谓“圣战”参与者连古兰经都没有读过,不可思议,却又让人不寒而栗。人啊,真的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产物。原来在我看起来稳定美好的新疆,也曾有这么多暗流在涌动。
暗流一:境外恐怖组织的挑唆
境外恐怖分子利用宗教信仰,挑起民族矛盾,教唆维族同胞发起恐怖活动,以牺牲自己为荣。他们不怕死,因为他们觉得会上天堂,而所谓天堂的样子,就是有很好的环境,有各种美食,有72个美丽女人。
暗流二:内部的敌人
内部的敌人真是太恐怖了,他们隐藏在新疆内部,有非常高的官职,甚至有人官位高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区长,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一方面接触国外恐怖组织,一方面在国内为恐怖分子当保护区。
除此以外,在教育领域,也是“双面人”特别多,教育厅的厅长利用自己的职务,编写含有暴击、血腥、挑起民族矛盾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居然用了13年之久。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思想的荼毒危害实在太大了,这也是以前新疆暴力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
暗流三:互联网
恐怖分子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血腥暴力视频,诱导欺骗青年人去加入恐怖组织,教唆他们去杀人防火,破坏社会。
看了视频,真是觉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太不容易了。在我们以为的和平年代,那么多战士为了和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新疆发生了这么多事,原来在那美丽的地方,有这么多暗流在破坏她的稳定,不过,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党,一定会让新疆风平浪静。
【篇3】暗流涌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近期,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网络电信诈骗自我防范意识,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由市学生事务中心、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和上海公安学院联合拍摄的反诈骗安全教育片《暗流涌动》。这部精心制作的影片让我了解到很多当下存在的较为常见的诈骗方式,提升了我的反诈骗意识和能力。
正如教育片中所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诈骗分子制造了更多骗人的机会,诈骗技术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暗流涌动》这部影片让我了解到很多诈骗方式。
比如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查找到你的信息,然后通过信息或者电话来对你进行诈骗,他们冒充公检法人员,利用人们对国家政府机关的信任,通过恐吓与威胁等方式胁迫被诈骗者转账。影片告诉我们,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办案,遇到此类诈骗我们要保持冷静,及时向家人、朋友、老师等可以信赖的人求助,也可以拨打110查询真伪。
诈骗分子也会利用人们的贪婪以及投机取巧的心理进行诈骗,他们会通过一些蝇头小利换取人们对某种投资行为的信赖,在受骗者投入大量资金后立即与其切断联系,从而造成财产损失。所以我们不要在微信、支付宝等网络工具上向陌生人转账,只要牵涉到让自己汇款,即使是自己的家人,在汇款前也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核实,切不可因一时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们不要贪图小便宜,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而不应该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财富。
总之,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其实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各种培训机构招生信息、兼职信息、电信宽带办理、校园贷、刷单等信息中都出现过诈骗的身影,大学生受骗上当的事件屡见不鲜。诈骗分子利用某些大学生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交友行事轻率、急功近利等特点专门针对大学生下手。我们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日常生活中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轻信花言巧语,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个人私密信息。此外,交友要谨慎,遇到难以判别的信息和决定的事情,要及时向家人、朋友、老师等可以信赖的人求助,避免一时冲动和不理智而上当受骗。
此外,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微信,QQ等交流工具中出现的很多转发信息中可能带有病毒,有一些扫描二维码就送礼品的活动和一些中奖信息也可能是假的,所以不要随便点击各种链接,扫描各种二维码,可能会有病毒。对待陌生电话,异地电话和各种客服,要输入各种验证码和牵扯到转账付款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我们在购物和办理业务时不要埋怨支付平台一道又一道的繁琐验证程序,这些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权益而设置的措施。此外,我们必须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如果遭遇了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向电信企业反馈问题,寻找合理合法的维权办法,杜绝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不断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但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各种各样的诈骗信息层出不穷,骚扰电话屡禁不止。国家应当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惩戒作用,不断增强反诈骗系统平台的预警能力。全民都应该共同提升反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反诈骗的基本常识与工具,并教会身边的家人以及周围的朋友如何识别与应对各种诈骗。只有政府、社会和全民一起行动,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远离诈骗,杜绝诈骗。
【篇4】暗流涌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观看纪录片之后我深有体会。骗子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令人震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
是称当事人有执行案件在法院,涉嫌经济犯罪,名下账户将被冻结,以此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共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2、冒充电信局、公安局工作人员。
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当事人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当事人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3、冒充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
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率,要退还税金”,让当事人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
4、冒充亲朋熟人诈骗。
编造其家人或自己遇到车祸摔伤等谎言让当事人汇钱到指定帐户。
为了尽量避免以上发生的这些情况要有反诈骗意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无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事与人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
反诈骗,行胜于言。诈骗面前,任何人都不应仅仅将关爱、守护停留在口头,而需要坚定决心、付出行动,以科学的知识、理性的判断为基础,做反诈骗的行动派。
诈骗技术、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呼唤全民共同提升反诈骗意识和能力。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反诈骗的基本常识与工具,并教会身边的家人以及周围可能遭遇诈骗的人。同时,在亲人遭受电信诈骗后,还应少一点苛责,多一点爱和包容。遭受诈骗的人,内心已经非常脆弱,这时更需要言语上的关怀、行动上的关爱。应当鼓励他们迅速走出被骗的内疚心理,振作起来。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权。遭遇诈骗之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向电信企业反馈问题,寻找合理、合法的维权办法。惟其如此,也才能警示他人,防止悲剧再次发生。